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 媒体视野

[华龙网]三位老师共话三代教育者的光荣与梦想

发布时间:2015/9/15发布者:系统管理员访问次数:

 
重庆十一中为庆祝第31个教师节到来特别呈现
核心导读
过去,每当教师节到来,我们会说这是属于每位老师的节日,祝他们愉快,愿他们幸福。但扪心自问,除了献上习惯性的祝福,我们还做过什么?倘使思考再深入一点,我们应该懂得教师不只是在教书育人,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位也是现代教育史的亲历者、书写者及见证者。
我们认为,教师还应该被赋予充分的话语权,说出他们的过往与感悟。我们相信,正是每一位平凡教育者的情愫才汇成了教育事业的伟大情怀,是每一位教师的不懈追求修正着教育工作中的误区与偏颇。
现在,第31个教师节来临,我们来到重庆十一中,荣幸邀请“老、中、青”三位基层教师讲诉他们的见证与他们的努力,而话语间所映射出的是每位教育者的光荣与梦想。
见证•三十年变迁
从个人追求走到全校繁荣
马凯
实际年龄大了一些。他在重庆十一中工作了18年,此前在四川省内的县级、市级学校工作12年。
18年,对于一所有牢固根基、有历史情愫的学校来说,只是弹指一挥。显然,马凯不是十一中里资历最老的教师,但一路走来,他从个人追求到集体发展,所见证的却是十一中规模发展最快、文化积淀最为厚重的阶段。
“在80年代,我们就听说了重庆十一中是首批省重点,当时我在南充。90年代,我从县级中学调入市级中学,不久之后就坚持来到这里,再没离开过。”马凯说,重庆直辖前,他曾来过十一中,当时就渴望能在这里教书。
“理由其实很简单,这是大学校,平台更广阔,为自己为家庭,我得找到更好的出路。”愿望终究实现,来到十一中,马凯尽心竭力教好书,潜移默化中,也被这所学校的氛围与文化改变着。
翻看校史,马凯对十一中的前世今生渐渐熟稔。80年代中后期至今,学校的班级数量从42个增长到120余个,在校学生人数从2000人增长到7000多人,教职工人数也从200出头增长到500余人。
马凯在这的18年,从青年变成了中年,而学校的教师群体年龄层却从中年转向了中青年,以青年教师为主。他说,能经历这样的“两极生长”是人生幸事,也是一位老师的光荣。
百年名校,根基之牢固不在于规模之大小,人数之多少,而在于不断代传承的文化精神。反观十一中“博文修德精益求精”的校训,从未更改。这是让马凯感到自豪与欣慰的,或许这也是老师们共同的慰藉。
现在,马凯已经不把自己当作异乡人,他的家在十一中,根也在十一中。他和他的同仁一样,以自己的学校为骄傲。听到他人恶意中伤学校,他会温柔指正,遇到有人怀疑学校实力,他会尽力举证维护。
他说:“学校办好了,我们脸上有光。”这是一位老教师在历经拼搏、看尽繁荣后,对于自己、对于学校、对于教育最质朴的体会和梦想。
 
局部•再添新鲜
家国情怀中寻觅家族青史
邹树明
历史,从来绕不开家国情怀,也从来难以被人深刻理解。或许正因如此,才造就了每一位历史老师的痛点。当情景式教学、多媒体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手段在这个学科面前都显得无力时,唯有兴趣还能充当“救兵”。
邹树明老师正在经历人到中年,从教至今一直在十一中,教了22年历史。她早已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及一些国家史熟稔于心,在她看来,如果要让历史变得可爱,变得平易近人,你得暂时放下手中的教科书与大部头,学会观察局部。
“没人会对唐宋元明清的历史年代产生记忆兴趣,他们想要了解的是发生在那些时间段的故事,他们感兴趣的是人物与事件,而非章节与页码。”邹树明说,大学时她曾看过一些外国作家写的历史小说,初见并不觉稀奇,反而略感思维跳跃,叙事杂乱,且都是不出名的小事件,不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
细品之后发现,书中的每个故事却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那样的严丝合缝,盘根错节的小事交织在一起,便成就了历史上一个时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历史不只有伟大,还有局部,原来每个人都在参与历史,记录历史。
2015年,北京彩虹公益基金会主办开展了第四届全国中学生历史记录大赛。邹树明得知消息,很是兴奋,她知道这是一次让学生走出家国情怀看待历史局部的大好机会,也有信心这样的历史学习方式将成为趋势。
随即,她在班上动员学生参与,请同学们回家采访自己的父辈、祖辈以及更久远的家族历史。对于学生长辈来说,这是一次撰写回忆录的机会,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次了解自己家族历史的机会。
不久之后,《灶匠的儿子》《外婆的大脚》《历史的视野》《镜子》等学生作品出炉,邹树明初审后邀请学校优秀语文教师共同出谋划策,整理修改。最终参赛结果令人可喜,全国一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均在其中。
而最让邹树明欣慰的是学生们通过这次比赛对历史科目的看法发生了改观。在家国情怀中寻觅家族青史,在小人物、小事件中,勾勒出历史的时代线条,这是为历史教学方法再添新鲜,也是拉近历史与学生距离的淳朴方法。思考至此,邹树明会心一笑,这是她教育梦的局部实现,这也成为她教育生涯值得铭记的局部。
 
成长•伴随梦想
发挥青年教师的核心力量
余飞扬
2014年,余飞扬大学毕业来到十一中担任初中政治老师及班主任。教书第一年,学校称之为“实习年”,在这里,每位新老师都会有两位师傅伴随左右,一个负责教学指导,一个负责班主任工作指导。
“这对新老师来说,是福音,这种培养模式让新人们成长很快。”其实余飞扬知道,这种新教师培养方式不新鲜,之所以效果好,除去自身素质过硬外,师傅毫无保留的指导与无微不至的关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余飞扬说,在这里她能感觉到是一个团队在战斗,而非个人的杰出与精彩。一年的班主任工作下来,余飞扬懂得了“蹲下来看孩子”,就像师傅对她那样,平等、融洽却又能直抒己见。
现在的师徒在未来会成为同事,这是合作伙伴的关系。蹲下来看孩子,余飞扬也就成为了学生的“合作伙伴”,这让她更加了解学生的心态。而她所做的是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去犯错,在错误中理解他们更多,从而更有效地引导他们。
余飞扬上政治课会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把学习内容的框架结构先做出来,有些学生可以第一次就做得很好,而有些弄得不好,只能慢慢纠正。这样的事情多了,余飞扬懂得了承认差异、面对差异。“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尽如人意,就像我也不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喜欢我,但我们会一起努力,一直努力,做到更好。”
过去的一年中,余飞扬和所以新老师一样,遇到很多问题,也会手足无措,会忐忑,表现出底气不足;也会走出困境,重新振作:“如果我都处理不了,那这些孩子怎么办?”她创造出班级管理新方法,用家校联系册取代了家长通知单,将班级文化融了进去。班上学生人手一本,各自记录着在学校的点滴。余飞扬告诉学生:“这是你们与我、与家长含蓄而真诚的沟通方式,我们能通过它读懂你们的心。这也是你们在十一中学习、生活的真实写照,有朝一日会成为你们的甜美回忆。”
余飞扬的方式现在已被许多老教师借鉴,这是工作中的一个小创意,也是老师之间相互肯定的最好证据。回顾大学时代对老师的理解,余飞扬觉得老师很轻松,不会枯燥。实际工作后,其中的酸甜苦辣却不是想象的那般轻松,时间都给了学生和工作。可自身的幸福感也同样来自学校、学生和同事。
 “讲台能让自己忘记不开心,我会做一名有爱的、创新的、保持学习热情的老师。”余飞扬简单的总结是否又道出了多少青年教师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