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 媒体视野

[新华网重庆频道] 匠心十一中 逐梦好教育

发布时间:2016/6/3发布者:系统管理员访问次数:

——品味重庆十一中科学团队的故事
 
引语
博文修德办名校,精益求精育真人。
建于1912年的重庆十一中,自创办之初,就传承着“启智育民、兴学强国”的办学追求,秉承着“博文修德,精益求精”的办学理念,在教与研的漫漫长路中形成了精勤不倦的教师工作作风。
新进教师的虚心求教,老辈师傅的孜孜不倦,教师之间的互帮互助,学科联盟的以心磨课……百年来,学校推行“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现代管理模式,已打造出一支具有特色魅力的教师团队。
在这个老中青三代教师同组的大家庭中,虽有为同一道题而争辩一周,为力证自己的观点而深夜泡图书馆的“较量”;也有结伴同行,研磨课程建设,创新课堂模式的“志同道合”。经过集体智慧的整合,他们以“工匠精神”共同撑起一方学科高地,已成为十一中学呈现给社会最好的品牌
 
人心齐,泰山移。我们也常说:“团结就是力量”。但合作并不能产生1+1>2的整体效果。有诸多因素会影响群体的合作效果,只有消除影响团队的负面因素才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在十一中这个老中青三代教师同组的大家庭中,他们是采取怎样的一种相处模式,将分歧打磨,把意见统一?最终来凝聚众人的力量,形成集体合力?
“倘若遇到学科教学上的问题,虽然大家意见相左,但是经过团队成员的讨论交流,最终也能达成谋和。”学校语文老师卜靖分享了一次学科教研组为试卷上一道题而打学术“持久战”的经历。她回忆到,当时整个语文学科教研组为了那道试题“争执”了一周,各自说着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教师们不仅在课堂上向学生求解,在课下也没有歇着,通过泡图书馆、查资料等方式反复推敲、验证。卜老师表示,这种沉浸在跟真理较真儿的氛围中是很幸福的。
2011年来到11中的刘东华老师,今年已是在学校任教的第六个年头,谈及在学科教研组的成长经历,他说道,正式任职之前,有点怕,觉得自己会遇上语言不通等问题,但当真正走进学校后,学科教研组的老师们会经常“约饭”,并通过散步、爬山、打球、练书法等娱乐活动加深彼此间的交流,也正是因为这些活动让他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和关怀。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让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要非常注意地去了解他们的心声。”卜靖老师表示,不管是生活、工作还是学习,不管是在工作期间还是休息日,教研组内的各个老师只要有时间,都可以“约”,大家在一起随便“侃”,基本上都是无话不聊。
因此,在学科教研组这个大家庭,教师之间与其说是组长与组员的关系,不如说是“水”与“鱼”的不可或缺。一个组是一个集体,组员是“水”,而组长便犹如水中的“鱼”,整个学科的发展壮大则需要“鱼”与“水”的相辅相成,和谐共生。
 
学校是一个小宇宙,它既向社会输送人才,也接纳新生力。接纳一批批刚从大学里毕业的年轻面孔。或许站在讲台上,他们身上还散发着稚气与冲动,但在十一中,他们绝不是温室里的花朵,而是被老一辈的教师推向教育的第一线,让他们去闯、去拼,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最完美的成长。
一件白衬衫,黑色的外套搭配短裙,一头黝黑的直发散落在两肩,邬杉杉老师刚参加完学校的生物组赛课活动,正准备奔赴下一个教室。作为学校新进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尽管入职不到一年时间,但从最开始走进学校到现在,总是奔跑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她表示,刚进入十一中这个大家庭,就被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所感染。特别是学校的“AB角”制度,采取“师傅带学生”的形式,在教学和课堂管理上,给予新教师很大的帮助,让自己能够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
她介绍道,学校让年轻的、没有多少教书经历的老师去参加赛课活动,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因为在参赛之前,他们会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随堂听课向“老教师”取经、常规的资料搜集与参加大大小小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在这些历练中,他们的教师技能水平不断提升,学识变得更深、也更宽阔。
如今,邬杉杉老师已经褪去了初入校园时的那股稚嫩,在她的身上,充溢着自信与美丽。诚如她在面试进行自我介绍时说的那句话“自己被自己感动,就一定会成功”。
邬杉杉只是整个学科教研组的一员,纵观重庆11中学校语文、地理、生物等学科教研组的发展之路,不难发现,经历多次的变革与发展,学科教研组队伍在不断地壮大,已从最初学科成立时的寥寥无几发展至数十人。不论是授课方式的创新,还是教书育人的精益求精,在这里成长起来的每一位老师都有着耐人寻味的教学故事。
 
一间教室、一位老师、一块黑板,这是传统的课堂,是千百年来人们学习知识的最主要形式。时至今日,课堂模式的某些弊端日益显现,教学模式过“死”。教师一板一眼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受教学计划限制,教师讲课时通常围绕教案进行,什么时间讲课,什么时间提问,给学生多少时间回答问题等都经过预先设计。
这种“填鸭式”课堂难免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压抑了学生学习的自信与积极性,逐渐成为教师课堂教学与管理经常面临的“危机”。
新时代下的教学如何在“危机感”中推陈出新?学科团队如何探究课堂新教法,教师如何转变角色,将舞台还给学生,让他们快乐向学?
目前,在培养合格公民、社会精英、国家栋梁三个层面的育人目标下,学校课程体系从课程结构的角度分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精英课程,形成了包括修德课程、博文课程、健康课程、艺馨课程、启智课程和“大阅读”特色课程共六大类80余门校本课程,包括大学先修课程、学生自治课程、领导力课程、创客课程、学科竞赛课程、高水平艺体人才培养课程共六大类20余门精英课程。
特别是学校的“大阅读”特色课程充分调动了全校师生的积极性,他们把语文教学中经典桥段“搬出”书本,自设场景,用话剧、小品、情景剧等形式表演出来。学生们纷纷表示,“‘大阅读’活动不仅让我们掌握了基础语文知识,还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揣摩了人物心理变化、性格特征,同时也对故事中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时代环境有更深刻的认识。”
除了课程内容的创新外,在授课方式和课堂互动环节,老师们也是费尽了心思。以地理学科为例,以往,学习地理知识,特别是在地理图形试题中,如何根据图片中的洋流方向来判定陆地或海洋的具体位置,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
在学校地理教研组组长李静老师的地理教学中,她每周都会结合教学的主题和内容,在地图上选择一幅图画,让学生来画。她表示,这种画画锻炼的方式,旨在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亲自画,来对整个地球,进行分版块解构,在画出洋流、大陆的同时,学生也能加深记忆,从而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作为一所百年名校,重庆十一中在为学生发展的硬件与软件的打造上始终不遗余力。随着学校的发展,现已形成一流的教学设施与舒适的校园环境,学校通过岗前启发式研训让青年教师进行自我规划,打好基础,再通过引领式研训让青年教师与资深或骨干教师结对互助练就自己的教学风格。
从一线教职工、研究员到特级教师、名师、骨干教师、再到硕士研究生,学校已打造出一支雄厚的师资队伍。
“学校搭好台子,让教师成为最美的表演者。”张俊老师表示,重庆十一中是一所处于上升期的学校,校长和领导的意识前端,他们有所作为,能让教师的想法落到实处,真正实现“走出去”与“引进来”。
学校每年都会组织一线教师参加业务培训,然后以成果分享报告会或公开课的形式检验培训效果。2009年,张俊作为学校代表参加了北师大语文古文教师培训班,这次培训带给她最大的感受就是:“新旧课程的知识点是一样的,关键是课堂的呈现方式不同,现在的培训主要是针对新课程、新课标的解读,立足于语文学科,即是对语言情境、语文活动的深刻认识。”
“走出去”的同时,学校在对外交流方面,立足校情,引进全国各地优质资源。今年3月,学校邀请清华大学“英语厨神”张立勇到校进行了主题讲座,他通过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启发和引导师生树立责任意识,勇于担当。
在中国广播艺术团民族乐团进校园活动期间,民族乐团为学校提供了教师培训、学生培训、乐理指导等一系列民族音乐培训服务,给重庆十一中师生带来了二胡、古筝、唢呐等优秀的民间传统乐器演奏,让学生真正领悟孔子所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感于乐”的人生情怀,提升国乐素养。
学校教师“走出去”,观摩课堂,学习特色教学模式,汲取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带着潜心之志,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专业素质。名师专家“引进来”,通过专家大讲堂、名人课堂、主题展演等形式分享背后的故事,带给师生新颖的视角。
在日久经年的“你来我往”中,这所百年名校已在无形之间将师资力量这一软实力,扎根在校园。学校搭建舞台,让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科教研组都能兢兢业业做教育,精益求精育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