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 媒体视野

[实况新闻]老师的一封信,这个学生贴身带了16年

发布时间:2017/5/6发布者:系统管理员访问次数:

 
16年来,一封老师书写的普通信件,学生从国内带到国外,时时刻刻谨记,时时刻刻不敢忘记。写这封信的就是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的李建兵老师。
 
一封被学生随身携带的书信
带着这封信的学生叫张鹏,目前移居法国。今年初,李建兵意外地接到一个电话,来电者说自己叫张鹏,是李建兵的学生,想来学校看看李老师。李建兵有点疑惑,“我教过4个张鹏,你是哪一个?”
“李老师,我是2001年的张鹏呀。”李建兵回忆起来,这个张鹏,是自己从1995年开始带了6年的学生。2001年,平时成绩优异的张鹏高考发挥失利,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刚进大学的张鹏,充满失落感,每天打游戏,找不到生活的方向,于是他想到给最信任的李老师写信,倾诉自己的迷茫与无助。
收到来信的李建兵立即提笔回信,他告诉张鹏:“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要学会正视现在。定下切实可行的目标,尽全力去实现,这个过程远比结果美丽。”这封信让张鹏几度落泪,也下定决心要振作起来,不管环境如何,也要努力奋斗,不让喜欢听自己唱英文歌的李老师失望。
“16年的闯荡,多亏了有李老师的这封信。”16年来,李建兵的回信,张鹏一直随身携带,每逢失意时就拿出来品读,用老师的话语来鼓励自己。
 
“为了学生,只能愧对父母”
1995年,李建兵凭中文系年级第一的毕业成绩,来到了重庆第十一中学任教,开始了他在教育道路上的探索。从教21年来,他几乎把全部的精力和智慧奉献给了他的学生。
在担任毕业班班主任期间,李建兵的工作尤为繁重。学校离家只有几分钟的路程, 但是李建兵忙到连回家吃饭都是一种奢望。同事们常常看见李建兵年迈的母亲来学校为他送餐。
看着两鬓斑白、走路吃力的母亲,李建兵饱含为人子的愧疚与心疼。“我确实亏欠我的家人,我知道我给他们的陪伴太少了”,在面临关爱学生和体贴父母两难的选择前,他常常感叹“为了学生,只能愧对父母”。
每天早上7点10分,李建兵都会准时出现在教学楼走廊的转角。在休息时间的空隙里,李建兵下课了都来不及喘一口气、喝一口水,省出每分每秒去和每一位学生谈心,敞开心扉的聊梦想、谈未来。
李建兵爱学生,特别呵护那些家在农村的孩子。来自彭水的土家族学生严鹏飞,冬天衣着单薄,李建兵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特意悄悄买来羽绒服,为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装作不经意地告诉严鹏飞,家里多了一件,帮忙穿一下。李建兵用男性少有的细腻的爱,把严鹏飞一路送到了北京大学。
李建兵常说,“每一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他对学生的执着和热爱,化作了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前行的动力。曾经排名落后的鞠雨桐,进入了重庆大学;曾经任性胆怯的张露引,成为了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的优秀护士….
 
“我只是在践行着一个教师党员的价值观”
2002年,学校推行新课程改革。作为一名教了十多年“老”教材的“老”同志,李建兵接受了一个新任务: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带头推行语文新课程改革。他带领语文组完成了10万字的论文《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评价》,独立撰写了《刍议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渗透》等5篇论文。
经过八年的理论研究和课堂实践,李建兵以“学生主体铸造,教师人格引领”的教育观念为主导,带领一大批老师走上了新课程教育之路。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他培养了2011年重庆市理科状元孙涛,2011年重庆市语文单科状元陈思思(137分),2011年南岸区第一个考上香港中文大学的龙清清。
1996年,李建兵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党和组织长达十二年的培养中,他始终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约束自己,虔诚的守在教学岗位上,尽职尽责。
十届高三,十年班主任,李建兵多次获得“优秀党员”、“优秀工会会员”、“教改先进个人”、“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他常说:“我没有轰轰烈烈的社会壮举,我只是在践行着一个教师党员的价值观,为学生全力燃烧自己。”2016年,李建兵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
 
实况新闻-重庆时报记者 李童彤 cqtimes181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