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 > 海航实验班专栏
无情亦有义
发布时间:2020/11/3发布者:系统管理员访问次数:
高2022级24班 陈蔓 指导老师 李建兵
“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这是乔玄眼中的孟德;“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是南阳许劭眼中的他;而“枭雄”又是现在大多数人眼中的他。
枭雄,何为枭雄?
其一,有野心。
《龟虽寿》中有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官渡之战大胜袁绍使其更加野心勃勃,再在郭嘉的指导下远征乌桓、统一北方,后写下此诗,毫不掩饰其勃勃之野心;又借少康这位多难兴邦的君主隐晦地表达自己拯救天下的愿望,写下“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一千古传颂的名句。由此可见,曹操的野心一直都有且不小。
其二,有头脑。
年轻时期的他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但却得到了众人的强烈认可。是因其对武艺之爱好才能表现了出来,《魏武注孙子》《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著作传世,为以后也打下了基础。
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曾有言:“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由此可见,曹操的头脑对中国的发展也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其三,亦无道。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于是,在逃亡之际,他杀了收留他的老人全家;打袁绍时,污蔑人以振士气;还有一直被人诟病的爱夺人妻妾……
因此大部分人给曹操贴上了不仁不义之标签,可事实上抛开这些成见,曹操也有义薄云天之举。
对下属有义。
郭嘉乃是曹操早期取得优势的最大功臣,其聪慧不亚于诸葛亮。后因病去世,曹操曾三哭郭嘉。“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都可以看出孟德对奉孝之情义。
对百姓有义。
他曾在战争与黎明百姓发生冲突时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若废其民,纵得空城,有何用哉?”他也做到了,号令三军:“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之罪!”因而受到民众的欢迎。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或许曹操因其对百姓的义得了民心,也是他早期取得优势的重要原因。
曹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亦奸亦雄,亦正亦邪,可我们不能因为《三国演义》中的描写而认为他只是一个枭雄,而应正确地看待他。
上一篇:品三国之忠义
下一篇:行走筑梦飞行 徒步致敬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