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师生风采

我与苏轼有个约会

发布时间:2022/1/5发布者:系统管理员访问次数:

一、寻觅苏轼的足迹
2017年初,海南。驱车数百公里专门去儋州寻找苏轼晚年所呆的地方,相对于三亚等人满为患的景象,儋州的东坡旧居则显得寒伧许多,或许一如他晚年的寂寞吧!
2017年暑假,十一中。年级语文备课组老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苏东坡传》作为推荐给孩子们的必读书目。
2017年夏,眉山。本没想落脚于眉山,却因导航“失误”导了这条路,落脚的加油站居然叫“三苏加油站”,命运自有安排,加油站的小姑娘语言中饱含睿智,更为奇妙的是她居然是苏轼的邻居!
2017,我与苏轼有个约会。
“先学后导”课的提出,我毫不犹豫地选了苏轼作为我上课的内容。
“先学后导”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变革,这种变革在慢慢地融入到教学之中,形式的改变在于以“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被“主动探究式”的形式改写。其核心在于学生的变化:学习态度变得积极了,思考更深入了,而且问的问题更有广度和深度了。
二、设计思路
 在我的教学设计之中,原计划是放在一个单元来讲《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觉凸显不了其文;而后想到放到整本教材之中来讲,又觉凸显不了其人;后转念一想,何不放在苏轼的一生来讲?!高屋建瓴,而且我们在中学阶段还会学到他的不少的文学作品,在初中阶段有一个全局观,也有便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不足百字的短文,知识点十分钟足已搞定,可苏轼其人其文足以用一辈子来学习、研究。
在对《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的处理上,我犹豫了很久,主要是时间的安排上,最初的想法是仅当一篇例文来处理,在本节课上课之时一笔带过,不作深入讲解,另外拿一节课专门清理文本的知识点。而后想到作为初中生在课堂上可能还不适应这种授课方式,特别是听课的老师不太理解,易被当作“偏题”,中心不明、重点不突出;于是想拿2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解读文本,但这样又与我的教学设计的初衷不符;后来折中处理: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分给两个小组来解读文本。
三、文本解读
(一)、美文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极其短小,全文仅85个字。北宋文豪苏轼被贬黄州时的作品,言不甚深,提示教师着重带领学生了解作者发现的美和寄寓的情。文本之中,作者发现的美很容易发现:
1.景美
月色入户引人醉,欣然起行寻月色。
2.意象美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皓月当空,晴空万里,哪来积水于庭院之中,更遑论藻、荇此等水生植物浮现眼前?“盖竹柏影也。”把斑驳杂乱的影子写得如此生动形象,撩人心弦,东坡乃神人也。
3.语言美
全文共85个字,非诗非词,非歌非赋,一小散文而已,或者说一随笔,一小品文,正因这种自由的文学形式,恰好有力地表现了东坡先生的文字功底,兼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于一炉,先慢火微炖,而后猛火急烹。出锅,小巧精致、清香扑鼻。
(二)、浓情
作者寄寓文中的“情”则不易被挖掘出来了。此“情”必须以苏轼的生平为依托来理解。故在设计教学环节之时,在课前我根据班级小组分组来分配任务:
 
图表说明:
1. 手绘地图册
结合地理学科,形象而又直观,小组分工之时,一同学手绘地图,另外一个同学上台讲解地图。在上课之前,我请这位手绘地图的同学给我讲了一下,平时不善言语的她讲得眉飞色舞,知识点无一遗漏!而在上课之时,她们小组推荐的同学语文素养相当不错,可在讲解之时,却处处遗漏,夹杂不清。事实证明手绘地图的同学比“学霸”组长讲得还好!侧面证明体验式学习比纯理论式学习更易让学生理解得更透!
2.吟诵古诗词
四首有代表性诗词随着学生在讲述苏轼任职生涯时随口吟出,寓于诗词中的情感很容易被捕捉到,在课前预习时,有学生拿着很多首苏轼在这一时期所写的文学作品,说她很喜欢某一首,可理解进来有些困难,怕在给班上同学介绍时有同学提问于她,希望老师能够提前给她讲一讲。太棒了,不是吗?平时我们求着学生们来问,语文学科被问的情况寥寥无几,而此时,她却主动来问了!我看了一下她所选的诗词,大部分是比较不常见的,她想讲的那首诗词恰好是高中课本教材中将要出现的。在词的旁边,她已经用不同颜色的笔批注了很多的注解,基本的字词障碍是没有了。仅有极个别的诗句理解得不是很透彻。我很欣喜地看到这一变化,学生的学习,通过“先学后导”真的变得积极主动了。苏轼文章的“情”,学生想不理解都难!
3.吟唱改写词
其中一个环节是诗词的唱诵,当时“行云流水”小组拿了两首诗词准备在课堂上展示,一首《明月几时有》,一首《卜算子》,前者作于密州,后者写于黄州,由于时间关系,我让他们小组砍掉一首,小组内争论时说《明月几时有》小组已经排练过了,而且整首歌都是苏轼的原作;反对方认为苏轼的创作高峰期在黄州,而且入选我们教材的就是一篇在黄州所写的文章。最终小组敲定唱诵《卜算子》改成的歌曲《寂寞沙洲冷》。能够从来写作的选材为中心服务这个角度来谈一节课的选材,这也算得上是一个意外收获吧!
唱歌没有情感那叫狼嚎,而唱词,深入词之中,可以让你泪流满面。没情感,行吗?
4.个性化文本解读
每一篇入选教材的文章都是一篇绝佳的范文,范文也仅仅是例文而已!《记承天寺夜游》入选初二语文教材,不仅在于文美,也在于苏轼本人之魅力!纵观苏东坡一生,写下数百首诗文,被贬黄州时是其创作的高峰期,最为有名的当属其“赤壁”系列——《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仅仅是苏轼在黄州创作的其中一首小散文,不足百字,若从传统教学来讲:字词释义、句子翻译、背景介绍、全文背诵……可能都要不了半个小时。面对个性化的诗人,我们应该尊重他,给他一个个性化的不一样的课。
5.行课环节
以一幅手绘地图让苏轼在地图上行走,串起其一生为官经历,然后以苏轼为官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地点作为介绍,把他在政治、经济、教育、美食、文学方面的成就一一展开,再把苏轼所写的优美诗文一一呈现。在课前预习之时,我给这些小组提了一个要求:每个小组必须背诵至少一篇苏轼在此地生活时所创作的有代表性的诗文,在班级展示时形式可以不限。所以有的小组是一人背诵,有的两人或者全组。
在介绍到黄州阶段之时,这个时期的苏轼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但其创作却处于人生的高潮期,我有意着墨于此,因此专门设置了一个唱诵环节,而且有意识地让孩子选了一首《卜算子》,因为此词于2005年被周传雄谱曲改词演唱后风靡于大江南北,可以算得上是伴随着这批孩子出生的“摇篮曲”,流行音乐的符号,让学生极感兴趣,而且可以从原词改编成流行歌词,亦可用于写作之中,化用诗词成现代白话文写作,从诗词中寻找优美的句子化用而成为我们作文的语言,而这一点也与我们备课组作文写作思路不谋而合。
在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把《记承天寺夜游》这篇短文改写成现代白话文, 一则加深对《记承天寺夜游》的理解,二则训练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四、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其得失,发现:
得:
1、学生课前预习做得不错,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班上所有同学都已经把这篇文章全部背诵完毕。
2、学生积极性得以提高,主动参与意识很强。
3、课外扩展很丰富,不少同学不止背诵一篇代表作。
4、充分尊重小组自己的分工决定,哪怕在讲的时候,一个曾经从上个年级留级下来的同学在文本解读的时候“两股战战”,但我仍无悔我的坚持:因为这个学生下课之后几次找到我,向我道歉,说保证下次一定会讲好,我给他讲:你已经讲得很好了!
失:
1、学生自己做的课件,字号太小,看得不是很清楚,其中有一处遗漏字了,审查得不仔细。
2、全班九个小组参与,有两个小组指导得不仔细,导致上课时这两上小组有些慌乱,而且在小组与小组之间衔接得不是很紧凑。
3、作为公开课,打磨得不够成熟。
 
(图文提供:2019级语文备课组 张燏)
 
1手绘苏轼为官经历图
 
2小组任务表格
 
3课外古诗词吟诵篇目及拓展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刘学平]作文教学,可以美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