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师生风采

[刘学平]作文教学,可以美如斯

发布时间:2022/1/5发布者:系统管理员访问次数:

作文教学,可以美如斯
——点评张雪静老师公开课《细节点染,尺幅生辉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3月14日上午第三节课,青年才俊张雪静老师的公开课就在这朗朗的背诵声中揭开了帷幕,学生整齐、洪亮的声音,自信的神态,让听课的语文老师们暗暗称赞。紧接着,张老师又让学生们玩起了“飞花令”——背含“月”的诗句,于是教室又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声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如果不是上课铃声正式拉响,学生们玩的意兴盎然的“飞花令”不知何时能停下来。尽管还没正式行课,初三、七班同学丰厚的诗文积累、张老师深厚的文学积淀便给了在座语文教师深刻的印象。待到品完整堂课,那如品一杯香茗的感觉便恣意散开,令人回味……
一、美在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中学语文教师历来重视作文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从中学生的实际写作现状看,收效甚微。而初中学生在作文上的最大突破应该是学会描写,正如本堂课的课题所示——细节点染,尺幅生辉。本堂课中,张老师给了学生们具体的细节描写之法一:给人物添加最能体现其性格特点的细微的动作、神态、外貌,用细致的描写代替形容词或成语这类概念化、结论式的词语,学生的练笔就呈现出“美的细节”了,如描写“她高兴极了”,学生这样写道:“只见她两眼放光,嘴角那抹笑意竟惹得两颊也绯红了。她将石头轻轻放在手心,纤细的食指不停地摩挲着……” 还这样写道“扔掉提着的裙裾,飞快地捡起,将石头捧在手心,月牙儿的眼睛凑过去,只是傻笑,脸上这时候也已经花的不成样了……”
待张老师给出具体的细节描写之法二——环境和事物与人的情绪一致,景、物之中有人的感情,不用写直接写人,感情可以通过景、物表现出来,学生们烘托“父亲的无奈”呈现出来的场景细节是:“窗外的蝉鸣压抑地叫着,闷热的空气中嗅不到一缕植物的馨香,阳光渐渐地暗淡了”,“窗外的云层又低了些,空气似乎被挤浓了些,轻轻一吸,满腔的烦闷,散不开”,“他先是一愣,眼中溢满了失落,看着我的不耐烦,他摇了摇头,轻轻地推开门,走出去,留下一个叹息和单薄的背影……”
正是老师给出了“可循”的写作技法,学生调动了语言积淀,才取得了这样实在而美好的教学效果。
二、美在课堂教学方式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是这堂课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也不失为一种美。在学生练笔期间,张老师进行的活动方式是——“金牌携手”将全班分为五大组:一个组为评委,其余四组又各自两两组合,分别写“文静的她高兴极了”和“大大咧咧的她高兴极了”,胜负由评委组评判,获胜组奖励班币……这样一来,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构思,动情朗读,激烈争辩,老师穿梭其中,适时鼓励与表扬,笑声与掌声交织,课堂氛围营造得很热烈。细细一想,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成功,原因在于教师关注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意识,这真为语文同仁提供了可行的教学范例。
三、美在教师课堂语言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其教学语言水平的高低是这名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一方面张老师的教学语言具有亲和力,同时音调应抑扬顿挫,语速快慢相间、张弛有度。第二方面张老师的教学语言具有生动美,听起来如沐春风。第三方面,张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及选取的文段都美在其中,如“流雾散尽霁月清”、“万物有法皆可循”、《莲开依然》文段……
总之,张老师的这堂作文教学公开课,既生成了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又展示和生成了师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堂,大美如斯!
(供稿:初2017级语文备课组 刘学平)